首页 - 心得 - 正文

西方管理学三大定律

 1 发人深省的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一、小明的故事

小明在一家高科技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性质的工作。由于他工作非常努力,深受上司赏识,于是,在不久前被公司提拔为某一项目主管。小明非常感谢上司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决心更好的工作来回报上司。可上任不久,小明却发现自己困难重重,一是自己在从事技术工作之余,得以更大的精力来管理好这个项目小组,琐碎的事物让他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太多顾及技术的事。二是小组中资历比自己老的很多技术人员对自己不服,自己又不好意思说什么。结果,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项目计划一拖再拖,领导对此大为不满。为此,小明自己也感到很委屈。

二、彼得原理的陷阱

小明工作明明很努力,却遭到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小明工作陷入困境的情况,非常符合管理学里面一个很著名的原理描述的情形――彼得原理。

三、什么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层级组织中,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而且组织有足够的级别,每个员工中最终都会晋升到不胜任职位,并一直呆在这个职位上。进一步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会由对工作不胜任的员工把持。彼得原理第二个内容是: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说明: http://w3.huawei.com/cn/w3admin/getImg_new?type=doc&picName=/20111221174724952.jpg

彼得原理(层级组织中的晋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

彼得指出,在一个层级组织中,员工要想获得晋升,最起码的条件是在现职位胜任或基本胜任。不管是什么组织,不管晋升有多少标准和条件,有一点是毫无例外的,就是必须在现职位上工作称职。所以,只要称职,就具备了晋升的可能性。然而,任何组织,都不会对不称职者继续晋升。所以,组织中晋升的一般规律是:只要胜任,或迟或早就会晋升;在上一层级依然胜任,那么还会晋升;而一旦晋升到不胜任的岗位,这个晋升过程就会终止。有些人得到晋升后依然称职,这只说明还没有完成晋升过程(也就是说不称职的时间未到);还有一些人已经升到组织最高层依然称职,这只说明该组织的层级不够多。这样,一个人在晋升的阶梯上最终停顿下来的地方,肯定就是他不称职的地方。

彼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员工是如何升到不胜任位置的。例如,一个优秀的汽车修理工被提升为工头,但他不会指挥别人只会自己修车,这个人只晋升了一级就不称职了。于是,他就停留在不胜任的工头位置上。一个工程部的员工,由于称职被晋升为领班,他善于交往,在领班的位置上依然称职,所以,工程部主管退休后就接替了主管。但他不善于决策,当主管就不称职,于是就停留在不胜任的主管位置上。某位著名的将军,直率豪爽,不拘细节,曾经率领部队打过很多漂亮的胜仗,后来晋升为陆军总指挥。这时与他打交道的不再是士兵,而是政客与盟军高官,但他不讲礼仪,不会客套,经常与政客们吵架,无计可施时借酒浇愁,表现出不称职,这是到组织顶端才表现出不称职的例子。不管是谁,按照组织的直线晋升规则,即逐级晋升,在正常情况下,总会达到晋升的极限。至于停留在什么地方,很显然,在哪一层级表现出不称职,就停留在哪一级。

任何组织,总会有工作要完成,总会有事业要推进。既然每个人都最终会到达不称职的位置,那么,组织中有价值的工作是谁干的?彼得回答说,真正在组织中干活的,是那些还没完成晋升过程的员工。这样,根据晋升过程的进展情况,一个组织中的人员,可以分为五类:过分不胜任者、不胜任者、基本胜任者、胜任者、过分胜任者。过分胜任者和过分不胜任者都会被组织迅速淘汰,胜任者会获得常规晋升,基本胜任者会放慢晋升速度,不胜任者会停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胜任者会越来越多。

四、彼得原理对组织和个人的启示

那么,彼得原理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彼得原理带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说明: http://w3.huawei.com/cn/w3admin/getImg_new?type=doc&picName=/20111224112952002.jpg

   第一,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晋升的标准不仅要重视以往的绩效,也要更关注发展的潜力。应当以能否胜任未来的岗位为标准,而并非仅仅在现在岗位上做的出色。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第二,能上能下决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要在组织中形成这样的良性机制。一个不能胜任经理的人,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主管,只有通过这种机制找到每个人最胜任的角色,挖掘每个人最大的潜力,组织才能人尽其才

第三,为了慎重地考察一个人能否胜任更高的职位,最好采用临时性和非正式性任用的方式来观察他在更高职位上的能力和表现,以尽量避免降职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发人深省的彼得原理

在追究彼得原理中向上爬最终达到不胜任的理论根源时,劳伦斯彼得援引了英国诗人波普(A.Pope)的《论人》中的一句诗:

人会怎样呢?他想越飞越高,

但却无力达到真正的完善。

这句诗很好地描述了人类的心态。人们倾向于对自己胜任的职位不满意,因为在这个职位

说明: http://w3.huawei.com/cn/w3admin/getImg_new?type=doc&picName=/20111224113151001.jpg

上已经成功了,需要进一步的挑战,总想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人们会不断努力。这些不断攀登的人无法确认自己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只有等到不胜任发生了,才能知道自己到头了。更悲哀的是,当不胜任出现后,依然有许多人不服气,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者运气不好,或者是有什么妨碍了自己的发挥,他还要绞尽脑汁来战胜自己的不胜任。

人性中有一个悖论: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可以称之为人的自由或可能性,这是人类的伟大之处。同时,人处处受到限制与束缚,即人的不自由或不可能性,所以,人类也是渺小的。人就是一个自由与不自由的结合体。问题在于:人能区分清楚自由与不自由的界限吗?人能发挥自由的极致,又止步于不自由之前吗?中国的孟子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化身,现实中又有谁能自称已经成为尧舜呢?而当我们没有成为尧舜时,又可不可以稍微地更接近他们呢?正是这种矛盾,可以看到彼得原理的真正根源。

更值得重视的是,彼得把彼得原理放到一个更大的视野之下,分析人类整体生存的胜任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吓人的命题:按照彼得原理,人类整体迟早会达到生存不胜任的阶段,他把这一观点称之为彼得历史通论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存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着层级组织的退化。以教育为例,在早年,大多数职业岗位上,中学毕业就是胜任的。但由于学校会把水平不够的学生用踢上去的方式送给文凭,高中毕业只相当于过去的初中甚至更低,于是胜任的标杆就转移到了大学。大学文凭也在不断贬值,又不得不求助于硕士和博士。随着博士后的出现,意味着博士同样在贬值,也许将来会出现超级博士后。努力普及教育的结果,是加速了文凭贬值过程。不仅学校如此,公司、政府、研究机构也如此,都存在类似的组织退化。总体上看,随着组织的延续,不胜任会无情地蔓延开来。

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不胜任的破坏性。比如一个醉酒者,他顶多是弄伤自己,但如果他开了一辆汽车,那就可以撞死不少人。当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对胜任者固然是如虎添翼,但对不胜任者则会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倍数放大灾难。人类盲目地发展技术,很有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在西方,人们往往把发明轮子看作是历史上技术进步的先声,然而,当人们给轮子装上发动机后,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把地球弄得面目皆非。曾几何时,人们还可以享受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而现在江河湖泊充满了污水,空气中到处都是有毒烟尘。在彼得原理支配下,技术进步造成了空气污染问题、资源告竭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等。发展得太快,有可能彻底毁了人类的前景。

有句名言镌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前:

人啊,要认识你自己!

 

2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一、从“高铁事故”谈起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这句话如今恐怕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起事故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动车发生追尾,一直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事故发生前铁道部还一度信誓旦旦的保证“已彻底解决动车追尾难题”。甚至在“723”事故发生之后,不少铁路系统的专业人士还是感到迷惑不解:动车怎么会发生追尾事故呢?可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偏偏就发生了;不但事情发生了,而且一发生就引起了最大的损失;不但引起最大的损失,而且一下子还造成了最恶劣、最差的影响。

在这一系列看似蹊跷之中,其实就隐藏着“墨菲定律”的身影: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且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二、什么是墨菲定律?

与“彼得原理”、“帕金森原理”不同,“墨菲定律”的起源并不是由一位叫做“墨菲”管理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之后的得出的结论,关于墨菲定律的来源,有两个版本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比较陌生。墨菲定律来源自在英美民间一种不成文的哲理谚语,这些民间谚语的主要内容是评论社会人生,虽然没有被人笔之成书,但口头的流传比学者的著作更为广泛而持久,那就是所谓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每当遇到某些日常琐事,或者遭受某种无所谓的挫折,人们会自我解嘲说:“有什么办法?这是墨菲定律嘛!”在这里的墨菲定律,不仅仅是指一条或两条内容,而是一系列的谚语的统称。

第二种说法则广为人知的多。“墨菲定律”来源于一名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一名叫做“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墨菲曾参加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作出了著名的论断:“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以上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这句论断被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并通过媒体迅速流传。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俚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

 说明: http://w3.huawei.com/cn/w3admin/getImg_new?type=doc&picName=/20120105180649356.jpg

墨菲定律之一:一分钟有多长,取决于你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基本上而言,根据“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条理论: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三、在生活中常见的墨菲定律

人们发现,墨菲定律虽然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其本身绝不可笑。事实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当你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平时在街道上乱串的出租车此时却桥无影踪,而你看到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随时等待你的召唤。

当你炒股时,你越怕跌,它就偏偏跌给你看;你盼涨,它却偏不涨;你刚忍不住卖了,它却开始涨了;你看好三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两只涨得都很好。

如果你在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

墨菲定律总是伴随着不愉快的事情出现,像是一条悲观的宿命论法则,如果被它盯上,你就会永远处于错误中,不断的体验失误与失败的滋味。

四、墨菲定律的启示

其实,墨菲定律是在提醒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无法100%避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在成功的事件中(尤其是历史中的大事件),并不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完美无缺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对成功和完美不能过去苛求。

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墨菲定律

既然错误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因此,对待工作或生活的错误,不妨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有研究者针对墨菲定律及其推论,总结出以下几条积极的应对策略:

1、要重视心理暗示的作用

如同墨菲定律的推论所讲:“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实际上,这条推论是在强调 “心理暗示”对事情结果的影响,强调我们要正向思维。

有些人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常会自我埋怨说在此之前就有不好的预感之类的话,这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尤其是对事情没把握或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失败的暗示作用更明显。如果做事前没有信心,做起事来就会战战兢兢,越怕出错就越会出错,最终导致失败。
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好的愿景就会对人构成一种积极向上心理暗示,它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重大灾难中的幸存者,往往是抱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凭借积极的自我暗示才顽强坚持到最终的救援成功,得以生还。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消除墨菲定律的消极作用。

2、要关注细节、不放过任何小过失

错误往往是源于我们的疏忽大意,如同开篇提及的高铁事故,事件发生是由雷电(偶然事件)引发的设计中固有缺陷,而这一缺陷在事故发生前几乎被忽略不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魔鬼往往隐藏在细节当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是个小错误或小概率事件就疏于防范,对细节的疏忽可能会给我们最严厉的惩罚。

3、凡事必有其因果,不要归咎于运气不好

当我们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的分析得失,找到真正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怨天尤人。虽然会有错误出现,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方法,持之以恒,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往往最终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4、要善于做好危机管理,防患于未然

在人生的旅程中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出现,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意外具体是什么,会在何时来临,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做好事前防范工作,预先制订好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危机到来就不至于措手不及。

六、结语

“墨菲定律”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把它当作回天无力的借口,而另一些人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它会提醒成功者不要骄傲自满,要保持谦虚谨慎;它会提醒失败者不要把所有错误归因于自己,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面对大自然的高深莫测,面对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如果我们能想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就能将错误造成损失的发生可能降到最低。墨菲定律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科学理解,积极对待,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墨菲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快乐成功的心态!

 

 

说明: http://w3.huawei.com/cn/w3admin/getImg_new?type=doc&picName=/20111117102738352.jpg

 

“自始自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

―― IBM托马斯.艾森

 

             



 令人警醒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一、由一篇来自微软内部文章所想到的

作为一个工作5年的微软人,Philip Su分享了他对Vista推迟的看法,来自微软内部的声音。

首先从代码编写效率开始,请注意如下数据:Windows Vista拥有超过5000万行代码,而Windows XP拥有大约4000万行,Windows开发部门一共拥有大约2000名软件开发人员,从Windows XP出货到Windows Vista(即将)出货间隔5年时间。(5000-4000万)÷5年÷2000人=1000行代码/每人每年。

平均每个开发人员每年只“需要完成”1000行新代码--那些每周编写5000行代码的编程人员会对Vista的开发效率分外惊讶。相比之下,美国软件开发人员平均每年代码编写量也达到至少6200行(1999年这一数据为9000行)。

即便考虑到代码的测试以及优化工作,1000行每年也是一份过于清闲的工作--微软的薪水并不低。

Vista的开发效率到底怎么了?Philip Su描述了他在微软的工作情形:

臃余的管理体制和过多的管理人员直接导致决策效率降低,在一次简单的日程会议上,我需要至少招集6个副总裁以及10个总经理--人越多,会议越复杂,效率越低,经理级人物在进行讨论时还经常考虑到“面子”问题,最经常的会议谈话如下:

Bob,我不得不说,你的团队进度已经拖延了我们的进度。”“没关系,不过你一定要清楚,延迟不是我们造成的,而是第三方的问题,和我的团队无关。”

……

Philip Su描述的情形,反映出帕金森定律在大企业中的存在与危害。(文章全文见附件)

二、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帕金森定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必须同时满足下面四个前提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一个组织,其中该组织的内部管理要占有一定的地位。第二:这个组织中存在能力平庸的管理者,他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不称职。第三:组织中不称职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对权力的垄断性。换句话说,权力对这个管理者而言,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件事情或者其他人事的原因而轻易丧失。第四:这个组织一定是一个不断自我要求完善的、发展中的组织。

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帕金森定律对组织发展的经典描述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的效率越来越低下。

说明: http://w3.huawei.com/cn/w3admin/getImg_new?type=doc&picName=/20120210155438591.jpg
点击查看原图

帕金森定律(也称为“金字塔定律”)

帕金森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那等于是自杀;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对机构人员增加,组织效率却没有提升,帕金森强调:管理机构只要能增加人就增加人,关键在于管理活动能够自己给自己制造工作”。管理者总会忙不过来。“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效率低下的人不一定显得无所事事,工作量少的人也不一定显得散漫悠然,相反,有可能这种人反而比谁都忙。帕金森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位清闲的老太太为了给侄子寄张明信片,她可能需要忙一整天,而一个真正有效率的人则可以在三分钟内完成。

这条定律的真实可靠性可以从统计材料得到证实。帕金森用英国海军部人员统计证明:1914年皇家海军官兵14.6万人,而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3249人,到1928年,官兵降为10万人,但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却增加到4558人,增加40%

帕金森定律虽然是以公共部门的人员膨胀为例,然而,企业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现成的例子,莫过于坐落在底特律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底特律的汽车产销在1970年之前一直迅速增长,巨额利润带来的是员工的迅速增加和工资福利的快速上涨,三家公司仅在底特律的汽车员工就达三十多万。撇开车型、质量等因素,单纯从人均产量看,当今日本的汽车企业每人每年生产汽车67辆,而美国通用公司每人每年生产汽车只有21辆。同时,通用的工人工资和各项福利达到每人每小时78.21美元,而日本丰田的工人每人每小时是48美元。再加上通用的医保开支是丰田的10倍。这种状况下,三巨头不陷于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帕金森定律的衍生:组织是如何瘫痪的?

《帕金森定律》中还提及几个较为著名的衍生定律,由于篇幅原因,仅向大家介绍其中的部分内容。

衍生定律之一:“组织瘫痪定律”。帕金森认为,一旦公司的管理机制鼓励低水平领导人,那么,就会表现出组织瘫痪定律。他把组织瘫痪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管理层进入了水平低下、嫉妒心强的领导人。人总是有缺陷的,如果仅仅是水平低下但却没有嫉妒心理,或者嫉妒心强却能力高超,那么问题一般不大。但是,这两个缺陷凑到一块,这个领导人就是“无可救药”者,组织就会滑向瘫痪。到第二阶段,这种无可救药的领导人掌握了最高领导权,那么,他只会使用比他更差的中层经理。如果总经理的水平是二流,部门经理肯定是三流。这种组织,才能出众肯定会遭到排挤,导致聪明人也会韬光养晦,他们不是变成真的呆子,就是开路走人。到第三阶段,整个公司素质恶化,从高层经理到最基层的员工,没有人愿意展示才华,上下全部是混日子的。这时,公司就已经名存实亡,即便它还能撑20年,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组织瘫痪的第一阶段,其特征是奉行中庸之道,不求上进,甘居中游。这样,很快就会同一流公司拉开差距。到第二阶段,其特征是沾沾自喜,绩效目标偏低。 “好人”管事,很少犯错。这些都会使管理层感到庆幸。到第三阶段,领导人明知问题成堆,但已经漠然处之。比如,餐厅的饭菜吃不成,经理不是去整顿改革,而是自备三明治。

尽管帕金森是以半调侃的口气讲述组织瘫痪定律,但是,讽刺性语言可以促人警醒。

四、帕金森定律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企业或部门都会经过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何才能避免帕金森定律的困扰呢?那当然还要回到前面那四个条件,只要将这四方面的因素消灭掉,那帕金森定律也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也许下面的办法有助于企业效率的不断降低:

第一,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当一个组织内的成员都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时候,才能保证管理者能够持续的满足管理岗位的需求。

第二,员工招聘要公平公开和透明。建立全方位的招聘机制,不能够让被招聘员工的直接上级来全权招聘,而应该让更高级别的管理者参与进来,这样就避免了用人者出于私人目的而任用比自己能力低下的员工。

第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内部要建立积极的人才培养或储备制度。对于一定级别的管理者,再其绩效考核中要加入下属员工的培养指标。管理者必须每年要有向上层输送管理人才的指标,要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任务。这样,则可以防止管理者只任用能力比自己低的人。

第四,定量对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进行考核。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产出增加值,反映的是企业新创造价值对员工分配的份额。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的总产出的比例。定期对部门或组织进行这两个重要指标的考核,使其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两个指标在一段时期内持续的增长,那就意味着帕金森定律产生了作用。

上面四条仅仅是抛砖引玉,在实践中一定有着更好的办法来克服“大企业病”,大家不妨多加思考。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帕金森定律反应出生活中的管理现象,冷酷而又睿智地描述诸多管理问题,在大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帕金森定律”这一名词,虽然没有严谨的论证,但在管理领域的引用率和知名度,高于任何严肃的理论观点。帕金森定律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足以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本文由瞎悟学习网作者:hiovo 发表,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瞎悟学习,不代表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